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經濟01-03經濟學的種類及研究方法

1-3.1經濟學的種類

1-3.1.1依研究對象分

 

個體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總體經濟學

(Macroeconomics)

又稱

價格理論

(Price Theory)

所得理論

(National Income Theory)

創始者

馬歇爾(新古典學派)

凱因斯(新經濟學派)

社會常態

充分就業

失業

研究對象

個別基本單位

(家計單位、廠商單位)

整個社會或整個國家

(家計部門、廠商部門、政府部門、國外部門)

研究中心

市場價格(相對價格)

所得

研究範圍

消費理論、生產理論、交換理論、分配理論、福利經濟學

國民所得、物價水準、就業水準、貨幣與財政政策、國際貿易與金融、經濟穩定與成長

研究方法

部分均衡分析法(針對某特定產品或要素市場進行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法(對整個經濟體系進行全面均衡分析)

經濟變數

相對價格

1.相對值,機會成本

2.邊際值

總產出,物價水準

總值,平均值

目標

1.資源配置效率

2.市場機能

3.功能性所得分配

1.短期經濟穩定

2.長期經濟成長

圖示

 

1-3.1.2依研究性質分

 

實證經濟學

(Positive Economics)

規範經濟學

(Normative Economics)

又稱

唯真經濟學

唯善經濟學

論述

以客觀事實來解釋經濟現象的因果關係。

以主觀價值來分析經濟政策的合理性及利弊得失。

實例

颱風過後,菜價上漲。

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孰重。

 

1-3.2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演繹法

(Deduction)

學派:古典學派。

從經濟體系的共同認知,去推論經濟事項的必然關係。

亞當斯密:自利心→價格機能→市場均衡

歸納法

(Induction)

學派:歷史學派。

透過觀察個別經濟現象,整理出共同的結論,再根據此結論來建立人類經濟活動的各種法則。

李士特:漁獵時期→游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時期→農工商時期

數理法

學派:凱因斯以後的經濟學者。

運用算術、代數、幾何圖形、微積分及統計學來研究經濟理論。

恩格爾:恩格爾係數、恩格爾曲線

模型法

學派:現代經濟學者。

先設定假設與條件,再利用文字敘述、數學公式或圖形來建立模型,最後運用歷史數據預測未來變動

凱因斯:均衡所得模型YCIGX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