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經濟01-04經濟資源的配置

1-4.1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生產要素

實物資源

(Physical Resource)

土地(Land):所有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海洋

資本(Capital):人造的生產工具,如建築物、機器設備、存貨

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

勞動(Labor):勞心、勞力

企業能力(Entrepreneurship, 企業家精神):結合土地、資本、勞動並承擔風險的能力,為企業家的經營能力

 

1-4.2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定義

資源有多種用途,若選擇其中一種用途時,必須放棄其他所有用途之價值最高者。

要件

1.資源稀少性。

2.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選擇

1.選擇機會成本最低者。

2.自由財(陽光、空氣)的機會成本為0

舉例

1.有得必有失

2.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1-4.3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 PPC) 

意義

一個經濟社會,在一定技術水準及資源數量固定的假設下,充分運用資源,以生產兩種財貨,所得到最大可能產量組合的軌跡。

舉例

生產組合

X

Y

A

0

20

 

B

1

19

 


C

2

17

 


D

3

13

 


E

4

7

 


F

5

0

 


特性

1.生產可能曲線為負斜率:為由左上向右下延伸的曲線。

2.生產可能曲線凹向原點:受到機會成本遞增的影響。

3.達到生產效率:生產可能曲線上任何一點,表示生產已達到最大的生產效率。

應用

1.生產點ABPPC線上:表示充分就業,資源與技術充分使用,成本最少,產量最大,達到最大效率。

2.生產點CPPC線內:表示有失業,資源與技術未充分使用,生產過程無效率。

3.生產點DPPC線外:表示資源與技術無法生產的組合。

1.外移:表示技術進步或資源增加,使XY產量增加,促使經濟成長。

2.內移:表示技術退步或資源減少,使XY產量減少,促使經濟衰退。

 

1-4.4效率(Efficiency)

效率

投入最少,產出最多。

經濟效率

消費效率

一定的消費支出達到最大的消費效用。

生產效率

(技術效率)

最小投入,最大產出。

長期平均成本(LAC)最低點

配置效率

(經濟效率)

社會資源達最有效率的配置運用,社會福利最大。

PM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